P1120499

 

  THE ANSWER世界旅行的第二站來到日本,這是我很滿意很喜歡的一張照片,是從大阪的天守閣往下俯拍,秋末的楓葉進入紅褐的尾端,顏色柔和很類似蘇打綠『秋 故事』的風格,很適合作為日本寫作的第一張照片。

  日本跟香港不同,日本光是東京都會區三千萬人,大概就跟台灣跟香港加起來差不多數字(2300+700萬),看的角度和城邦香港完全不同,不過懂日本的人太多了,寫日本的也很多,玩日本的遊記更是仔細到上廁所洗屁股都有圖文詳解,自己只是為了轉機到日本輕輕走過十天,寫的是旅人觀察,如果路過的日本專家看了文章,還請多多幫忙補充指正,大齊感謝您。

  站在大阪城天守閣上往下望,可以望見整個大阪,挑出來當作首圖是我覺得這張圖很能詮釋我對日本人的前兩個印象:『看起來人很渺小』、『人為影響無所不在』。

  如果日本的神明從上頭望下看,看見的日本人會不會也是這種感覺?小小的,靜靜的,不張揚,也看不清楚每個人的細節。

  跟其他人擺在一起,就看得出來這是日本人。畫面中的風景中,有建築有植物有路有樹有人有河,但是看得出每個細節都是安排過的,樹在路旁的位置、河道與陸路的比例、屋簷伸出的距離,每一個細節人工的影響力無所不在。

  之所以有把握這些地方是經過設計,最大的原因就在於本人來自於很不節制的台灣。

 

P1120497

 

  這一張則是另一種日本詮釋。

  看出去,世界一片和平美好,留給你一個框框看外頭,大小也夠你穿過去,但待在裡面的人不會自主地往外飛

  日本是個大牢籠,國家的統治、文化的統治、社會的統治,徹底把每個人壓的小小扁扁的。在國外的日本人當然非常的多,但是走在日本國內,我很有這種感覺。

  日本作家村上龍在『希望之國』裡寫過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:「這個國家什麼都不缺,什麼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,可是,就是沒有希望。」親身走到日本,真實體會更有衝擊感。真的,日本除了石化能源什麼有,什麼東西都能生產,在物質條件上把人民照顧非常好。縱使日本人已經站在世界生活水平的頂端,但過去二十幾年的經濟停滯,搞得日本人垂頭喪氣。

  去過美國和澳洲的背包客會說:『在美國(或澳洲)這塊土地上,你擁有把夢想實現的力量,因為高福利國家可以讓你安心完成自己想做的事。』我認為不完全對,因為日本也是人民可以衣食無缺平安長大的國家,卻沒有推動夢想的力量。

  就我自己走過的國家來說,德國、荷蘭、法國、香港、新加坡...現在還多了一個U.K.(此時正在倫敦),都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,但相較之下物質生活水準我認為日本還是第一,氣候上海洋型溫帶不至於會冷死人也不會太熱,地形上有山、有海、有河、有平原,足夠裝一億人口的空間,都市或鄉村都相對非常便利,生活機能更是應有盡有(世界上最舒爽的馬桶),尤其是解決生活麻煩的設計小物更是讓人嘆為觀止(逛日本雜貨店就知道),還有優良的國產食物、國產機械、國產文化,難怪日本人是全世界最長壽的民族。

  站在世界的頂端,為什麼日本沒有希望?四處走走又感受了幾個日本印象。

 

P1120513

這是大阪。

整排的護城河旁,只有一棵樹突兀的綻放艷紅,在日本,連大樓都把自己藏在天空藍裡,在日本的配色裡,很難看到太過張揚的設計或顏色,最為綠中的一點紅大概是日本色系的極限。

這點台灣有一點像,台灣人普遍分兩種,一是照個旁邊的人做就對了,二是我就是不想跟人家一樣(事實上只是反向呈現)。

 

P1120532

這是從天守閣俯瞰的大阪市區。

顏色恰到好處的灑在整片大地,把日本的建築設計清晰的勾勒出線條和陰影。

和毫無限制地往天空延伸的香港不同,和毫不節制往外延伸鐵皮和鐵窗的台灣不同,和充滿誇張揮霍的上海更是不同,日本的房子就是規規矩矩的,高度不會起伏太大,無法一眼看出誰是最亮眼的,形狀也是非常收斂,方就是方,斜就是斜,我強烈懷疑是不是每一個傾斜的屋頂的斜率都一模一樣?

在日本的世界裡,大概只有碰觸不了的天空才存在恣意變化的雲彩。

 

P1120902

在京都仁和寺裡看見日本的花道。

我想跟我一起長大的台灣人多少都在卡通日劇裡面看過茶道、花道這種日本技藝,很漂亮,可是覺得頗為怪異。

流派的概念也很日本,照著規矩做就對了!只有呈現最接近100%的人才是大師。

 

P1120571

 

P1120932

日本的寺廟、庭園造景、整體設計,總是精細的令人讚嘆,如果建築會說話,日本的建築肯定也是跟石頭一樣沉默的個性。

看到日本寺廟的碎石子,令人驚豔的點在於,台灣都在扮演機車殺手的碎石子,在日本躺在地上也變成景觀藝術。我猜想,參觀日本寺廟的動線不應該踩在道路以外的任何地方,看到一群一群踩亂小石子的外國觀光客(日本人看景點絕對不會走出動線之外),整理的工作人員會不會怨恨在心內,精細鋪陳的庭園每一顆石頭就該擺在應該擺的地方。

 

P1120954

 整修古蹟會整個像保鮮膜一樣把房子包起來的日本工人,保鮮膜裡面同樣也是乾淨整齊,跟台灣總是菸頭檳榔渣一堆、樑柱裡面還可能挖到阿比和手套的建造品質相比,日本的細節精神讓人想落淚。

 

P1120786

就連鐵道上的每一條電線,都是直、直、直!真的是走火入魔到極點阿!

 

P1120838

 走上伏見稻和大社的最上頭,發現就連平常不太有人經過的小徑,電線桿依然挺得直直的,細細長長規矩的佇立著。

 

P1120779

 奈良的平成遺跡,路邊的椅子都同樣擺得整整齊齊剛剛好。

 

P1120750

日本的社區緊湊,卻精緻整齊。

 

  日本人是超級低頭族

  突然產生如此的想法,只是現代人低頭是自己給的,日本人的低頭是其他人給的。而且可以感受到,這種低著頭的氛圍不是現在才有,從傳統的文化中的寺廟就看得出端倪。

  到日本,就可以看到任何場合都看得見日本人不停的鞠躬。低著頭,不看旁邊,究竟是怎麼演化出來的。

  日本人也會吵鬧,越是密閉的空間就越容易有吵鬧的日本人,到了越開放的空間,日本人的聲音就會成正比的變小,誇張一點的來說,連開在路上的日本車我都覺得聲音特別的小,起初還以為是不是身在日本的錯覺,到了倫敦聽見車子一台一台呼嘯而過,才證實日本車的引擎、輪胎和道路真的都特別特別的安靜。

  

  住在奈良的旅館時,早上起來看到日本的服務人員仔細的把盤子擦乾淨,再一項一項的擺到正確的位置上,讓習慣隨手堆疊餐具晾乾的我看得很不好意思

  這會是日本人的粗魯嗎?吳祥輝在驚恐日本中形容『日本人不知道自己的粗魯』讓我印象深刻,到了日本我很常思考這句話。

  世界上最能代表細節的首推德國,再來就是日本。我對德國的印象是,細節精神是放在公共領域和職業精神上,日常生活和其他地方倒是不一定會講究,尤其狂歡的時候發起酒瘋來可是比誰都瘋。

  日本能在亞洲成為唯一的G8工業國成員,就是憑著眾所皆知的細節。台灣人很愛把『魔鬼藏在細節裡』掛在嘴上朗朗上口,要跟日本比細節還有非常明顯的落差在。

  絲毫不放過任何的細節。只要說到日本人,每個人一定都會提到細節、細節、細節。細節造就了日本的職人文化,很喜歡學日本的人台灣人多少學到一點,但學得沒有很好,也幸虧沒有學得很好。

  

  我想像了一個低頭日本的情境:

  『日本人就是低著頭的人,因為不敢張目亂看,只好一直盯著自己的腳趾頭看,看著看著,就想把兩隻腳站得規矩,看到指甲長了就發明指甲單手可以剪得整齊的工具,剪完又覺得顏色不太美觀,又訂下腳趾甲和腳長必須依照比例修剪的規定,最終最終發展出腳趾甲理容的修甲職人。然後開始覺得別人為什麼不這麼做?』

  劃一條路給你走,就是日本社會的呈現!只敢專注看著自己的小領域,是讓日本成功的魔法,也是讓日本失落的詛咒!

  台灣走在日本的後面,大大小小的地方都對日本有樣學樣,一百年前台灣現代化,感謝日本,一百年後的今天,台灣沒把日本學好,好家在,細節上要學習日本的精神,但在文化上,台灣必須走出自己的路。

  日本人不是不懂得反省,日本的趨勢大師都很愛說教,日本的人民也很會道歉(後記:從伊斯蘭國綁架事件看日本道歉文化這則新聞做了最佳詮釋),日本人指責日本卻效果不佳,或許是身在其中無法自我推動修正,就好比一間公司,當它需要顧問公司來幫忙改良體質的時候,公司內部不是不明白公司的問題出在哪裡,但是心態上外國的和尚比較會唸經,所以推動起來會相對非常有效率(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顧問收費很貴)。

  細究之後,從一篇寫『日文是種逃避責任的語言』的文章(可點連結前往)得到結論,作者直接的把日本文化的問題點出來,而且驚覺台灣的文化也有同樣的問題:逃避責任

  是阿!其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願意承擔責任。提出修改的意見後,害怕無法承擔改變之後的後果,在台灣的中小企業同樣是個非常普遍的問題。就我自己在職場的經驗,產品出包,公司的第一個處理方式永遠是『這不是我們的錯』,從來就不會想到是自己的責任,扛起來說『出了什麼問題都算我的』,這也是讓我覺得在組織中無法發揮的原因之一。

  即使自己願意負起責任,也很難推動所有人一起跟你承擔,所以就照著舊規矩走吧!不論是國家、公司、或個人,外在的力量是把框架套在你的身上『乖乖照著做就對了』,內在的枷鎖則是把自己留在安全的地方就好的想法所致,如果失敗了,也是社會的錯,也是別人的錯,永遠不會是自己的錯。

  人之所以成熟,是因為擁有承擔責任的能力。

  如果你問我,想當日本人嗎?我的答案肯定是不!你呢?你會想在日本生活?會想當日本人嗎?

 

  一旦想通,就感受到台灣問題一切都迎刃而解。

  台灣的國家正常化最大的阻力,同樣也是無法承擔責任的問題。1949年戰敗的國民政府流亡到台灣,1971年China這個國家正式被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(中共)使用,台灣只要更改國名放棄代表中國,就可以繼續留在聯合國,可蔣介石不肯、也不願讓步,因為一旦這麼做就代表他輸給了中國共產黨,只要維持現狀,我就沒有輸!

  直到今天台灣人一直一直在逃避責任阿!台灣的國家關係無法正常化,所謂的『維持現狀』不就是台灣人集體在逃避責任嗎?

  因為很重要,所以幾個觀念曾經打過很多次還是要再打一次:

  • 中華民國的英文是Republic of China,China就是中國,繼續使用中華民國就認為自己代表中國,就不能怪外國人誤把台灣當作中國,因為我們自己就對自己交代不清。
  • 台灣這名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?廣義上從明清時期就出現,1950年代之前歐洲是稱台灣做為Formosa(這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),在做為地名使用的時候Formosa是專屬台灣的,真正影響現代台灣在國際上的使用,就屬於1979年美國的『台灣關係法』(TAIWAN RELATIONS ACT)。
  • 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。1996年台灣直選總統,就是國家主權獨立的象徵(而不是由殖民國指派),台灣早就宣布獨立,台灣已經實質獨立,但法律上的地位還不成立,台灣需要的就是修改殘破的憲法,真正真正最需要的是人民清醒過來。
  • 另一個台灣是獨立國家的證據:台灣護照,護照就是國家行使主權的象徵。我想出過國的人都很痛恨自己的護照上面有個China和車輪,搞得過海關的時候常常要膽戰心驚。但是台灣和中國的綠色護照不同,對台灣免簽的國家137個,包含美國,甚至U.K.還有180天的免簽!反觀China頂多40個而且限制很多,台灣跟中國徹底是不同的國家。

  過去我跟絕大多數人同樣焦慮,會不會下次回家台灣已經不在了。但現在我願意樂觀已對,因為年輕一代已經醒來,從本質上都願意認同自己是台灣人。在自由的天空長大的鳥兒是不會想被抓回牢籠的,台灣的年輕一代要加油。

  下一代永遠會帶來希望。

  說的嚴肅了,但真心希望未來可以更加美好。在日本的公園,總是可以看到孩子們自在的玩,十天的日本走下來,最快樂的就是小孩們了。

 

 P1130045 (2)  

 

  日本的各大觀光景點,都會看到掛著『順路』的參觀動線,你只能看我給你看的風景,只能走我准許你走的路,只能依照我規定的順序順著走,走到最後我開始覺得不服氣,說到底我還是個不愛遵守規矩的台灣人阿!想不到這才是自我突破的開始,真是慶幸台灣學日本沒學好。

  玩到最後一天到東京,終於出現一個不按照規矩來的景點: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!沒有線條的建築,沒有動線的參觀設計,就要你像小孩子般恣意的迷路,果真是太棒了!

 

 P1130049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